无论是设计网页还是海报,背景图片都是最常用、也最能体现当下设计趋势的一种设计元素。在设计APP 的时候同样是如此。过去的10年当中,用的品味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而现在,整个设计趋势上,似乎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 在我们所能观察到的诸多设计当中,浅色的背景是当
“等待体验”处于整个体验循环链的中间环节,在语音交互体验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是,关于语音交互中的“等待体验”在行业尚未被系统的研究,依旧处于模糊状态。 回顾人机交互发展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基于命令行的CLI 时代,基于鼠标键盘的GUI时代,基于触摸的初
什么是视差运动?视差运动是怎么产生的呢?与交互的关系是什么呢? 一、信息层级的表现方式 先来回想一下,在界面设计中有哪些方式可以表现信息的不同层级,大小,颜色,位置,阴影,模糊,透明度。这些方式大家可能已经非常熟悉。但事实上,在真实世界中,我们是如何分辨信息层
本篇文章对交互设计中的图标动效(iM)的设计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在《动效设计-交互设计的最后一公里(一)》中已经将动效的类型划分为四种:品牌类动效、引导类动效、转场类动效、反馈类动效。 交互动效在图标中的体现,可以延伸出微观层面的iM(图标动效)。 相较于产品
用户体验设计发展到现在,有着怎样的历史经历呢? 前言 首先,写着一系列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借着自己的能力尝试梳理一下用户体验设计发展到现在的一段不长但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历史。 在讲这段历史之前,首先明确一下用户体验的定义。用户体验在英文里是User Experien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对交互颇有兴趣,还记得最初做动画是使用Flash,现在慢慢的尝试了新的软件:Axure、Justinmind、Protopie;最后移动端更喜欢使用Protopie,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些细微效果的教程。 动效见下图所示: 一、元素介绍 为了方便
本文将从响应时间和体验时间两方面来聊一下时间对交互体验的影响。 单选框状态改变需要0.1秒,听一条微信语音消息需要1秒,发一封邮件需要1分钟,打一局游戏需要1小时......万事万物皆有空间和时间属性,一个事件发生在瞬时,一个体验依时间逐渐展开,时钟上的秒针滴
为了使 IMDb的整个体验更加的高效,好看,我对它的UI和UX进行了新的设计。 Mbrand为您带来精心挑选的高品质灵感,在这里,可以完全激发您一天的设计灵感。除此之外,可以展示其他设计师,艺术家和创作者的作品。对于本文章我们选择平面设计、品牌推广、插画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