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商运营 / 电商运营 / 六个「确认」,搞懂优惠券设计流程
六个「确认」,搞懂优惠券设计流程
发布时间:2022/07/09来源:爱运营

首先我们要区分优惠券和代金券:

1、优惠券:给持券人的某种特殊权利的优待券,可以折抵商品价值,给消费者带来了优惠。比如原价100元的商品,如果消费者有一张9折的折扣券,那么该商品的价格就是90元。

2、代金券:可以代替钱币来购买或者消费的一种消费形式,相当于货币,可以直接用来购买商品,但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优惠,消费者还是原价购买的商品。比如原价100元的商品,消费者如有代金券可等额抵扣,没有则不抵扣,但商品原价是固定不变的。

而我们常见的优惠券类型有:体验券、礼品券、折扣券、特价券、换购券等,我们要根据运营活动选择合适的优惠券类型。

在确认优惠券类型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区别每一类优惠券的形式及使用条件。

比如,新注册用户首次登陆可领取“新人优惠券”,或者与会员等级、会员积分关联。比如,白银会员以上用户可使用、会员积分超过3000可使用等等。一般发放对象包括:

其实使用范围一般在优惠券的使用条件中有所呈现,但使用范围更多的是阐释此优惠券是全场通用还是限制品类?是只能在某个店铺使用还是该品牌下的所有店铺都可以用?所以,确定使用范围尤其关键!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这一点看似简单,其实特别重要。发放数量决定了投入与产出比,每一点都要精打细算。产品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严谨认真,与运营、财务、业务等部门做好充分沟通。

在这里,讲一个故事:2014年参与过一个电商类产品,公司为了“拉新”,开始大量发放优惠券,把优惠券数量设置的很高。因为老板是传统企业出身,心里想的就是“做互联网就是要砸钱”。

结果,很多用户领取了优惠券,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意外发生了。

由于自然灾害原因,公司产品的原材料毁于一旦。大量用户通过活动领取了优惠券,也下载注册了APP,结果用了优惠券下完订单,迟迟收不到物流信息。

由于是新平台,即便给用户解释了,还是一片骂声。迫不得己下,APP改名。

最终结果的形成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作为产品在此过程中应该保证整体流程的严谨,尤其是在创业公司的产品(产品设计+运营)。

这一个版块更侧重用户层面,要根据产品实际,寻找用户喜欢的领取方式,我们常见的有:

1、系统自动发放:

2、用户手动领取:

六、确认其他相关问题

除以上几个重点版块,还要考虑:

附:部分原型截图,仅供参考,欢迎指正交流。

作者:王照宇 (微信公众号:王照宇)  原同策房产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坐标上海。曾先后从事过教育类、电商类、房产类APP的研究设计。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资讯推荐
热门最新
精品工具
全部评论(0)
剩余输入数量90/90
暂无任何评论,欢迎留下你的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讯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