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搜索资讯 / 百城稳楼市:半年300余次“松绑”,上海也来了
百城稳楼市:半年300余次“松绑”,上海也来了
发布时间:2022/07/05来源:ylzug

每经记者 甄素静  陈利  包晶晶  陈荣浩

随着上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5月29日,上海发布《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详细地提出了八个方面50条举措。

在房地产方面,《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指出:

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健康发展,建立房地产项目前期审批绿色通道,及时启动新一批次市场化新建商品住房项目上市供应,进一步缩短前期开发、拿地、开工、销售全流程时间。

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对公开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地块,加快建立线上交易机制,优化土地出让条件,合理确定住宅用地起始价。

同时,《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

《方案》指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等用人单位,可按规定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缓缴期限为2022年4月至12月,到期后进行补缴。缓缴期间,缴存职工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不受缓缴影响。

受疫情影响的缴存人,不能正常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作逾期处理,不纳入征信记录。职工租住市场租赁住房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的,每户家庭(含单身家庭)最高月提取限额从2500元调整为3000元。

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100余个城市共计出台各类楼市松绑政策超过300次,其中,4月29日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就有80余个城市出台楼市松绑政策超140次。而作为全国关注度最高的一线城市之一的上海,这次也打开了政策工具箱。

此前,从头部房企恒大“爆雷”开始,房地产市场的寒意已经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了!

即便是在传统旺季“金三银四”,楼市的成交数据依然黯淡。而这种情况,到二季度5月份,似乎仍然没有看到扭转的迹象。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97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5.4%;商品房销售额37789亿元,下降29.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2.2%。[1]

中国百强房企前三甲碧桂园、万科、保利,今年前5月合计销售额5277亿元,不过与2021年同期的前三甲“碧万恒”的9038亿元销售额相比,有着3761亿元的巨大差距。[2]

形势如此严峻。然而,“房住不炒”仍然是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必须对标的基调。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重压之下,犹豫、观望、试探而又小心翼翼,是各地试图有限度放松楼市政策的普遍心态,大家都在等待一个明确的“信号”!

4月29日,一个重磅消息迅速传开:新华社当天发布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态,“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来源:中指研究院综合整理

随之而来的是,各个城市对房地产松绑的政策扑面而来。

影响力最大的政策也在5月20日出台了。当天,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3.7%,5年期以上4.45%。此次1年期LPR与上月持平,5年期以上LPR较上月下降15个基点。

经济学家任泽平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对居民房地产贷款降息,房贷主要是5年以上,稳房市,力争软着陆”。

对于此次LPR下调,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丽杰5月20日通过微信向记者表示:“5月5年期以上LPR超预期下降15个基点,是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精准扶持,代表决策层对稳房地产的实质态度和决心,这将大大提振市场信心。”

房地产政策的工具箱似乎完全打开了!

实地调查·长沙

调控“优等生”

鼓励存量房用于出租

出租后不纳入家庭套数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资讯推荐
热门最新
精品工具
全部评论(0)
剩余输入数量90/90
暂无任何评论,欢迎留下你的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讯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