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区前,找到贯穿全局的理念,创造一个世界观,赋予其人设,称之为社区灵魂。在往后的迭代中围绕灵魂打磨丰富它,即使困难重重,也不要丢失。在社区初期吸引核心用户的往往就是此种灵魂特性,核心用户也是一个社区往后的立身之本。创造灵魂前我们需要思考这四点:价值、内容、文化、用户的关系。
社区对产品的价值是什么?对用户的价值是什么?针对产品,社区可以分为两种:纯社区、附属社区。淘宝逛逛、Keep社区、soul发现这种可以归类为附属社区,此类社区是帮助核心业务带动流量,辅助用户达到最初目的。随着附属社区的成长,会成为产品的另一个主要消费链路,与核心业务相辅相成。
在成长起来之前,如果想反客为主,很容易适得其反。微博、小红书、豆瓣、b站就是很纯粹的社区,社区价值就是产品价值。在迭代过程中社区价值会逐步的变化,而多变的方向可能来自于用户的自由发展、运营者的业务洞察、用户恶意的引导等。
无论如何,我们需要提前发现,做出用研,引导社区回归核心价值,发现其他价值并归纳至社区价值体系。对用户来说下载的目的就是他希望看见的价值。围绕这个轨道,在预期基础上做出增值的服务,社区对用户的价值会大幅提升。随着使用时间变化,社区对一些用户的价值可能会降低,从而流失,我们需要挖掘其他玩法让价值回归。
吸引用户的是功能,保证留存的一定是社区文化氛围。功能可以轻易模仿,氛围需要日积月累的维护,用户依赖的永远是社区给予的精神满足(文化氛围)、肉体满足(多巴胺),文化氛围也是自然新增的重要条件。
如何打造社区氛围?
一旦社区文化氛围成熟,用户共鸣感、归属感增强,他会随着文化去改变自己的表现,尽量效仿内容和维护氛围,也会极力去推广社区。
对于社区,内容就是用户表现自己的工具,如果是偏向社交的社区,内容就是增加社交货币的工具。
根据社区的定位来决定内容的载体(视频、图文、音频),内容的表现形式决定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最近上海疫情,每个小区都会建立微信群,观察群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团购→兴趣交流→同区交友,从群通讯→泛社交→陌生人社交→熟人社交的过程,成员因为倾诉、炫耀、刷存在等情绪去表达自己,当得到响应会增加满足感,激发互动欲。
社区集中了群体,让同好之间产生互动,这是社交也是内容生产的源动力,用户通过图文、视频、语音等形式表现自己传达信息,以获得社区身份。把社区比喻成一个市场,想要人流量,就会包装以展示自身优势,建立服务体系,让客户满意从而进行消费。
社区想让用户创造内容,就需要满足用户诉求或者让用户有得到回报的预期。每个社区给用户的满足感来源不同,比如momo来自于荷尔蒙的满足,知乎来自知识的满足,把握自身的价值所在,去尽可能高效的满足用户。
fake是社区包装自己的常用的手法之一,基本上所有看见的内容皆可fake。可以通过运营创造内容,或者直接搬运其他平台的内容,无论哪种都是为了让社区生态看起来更加成熟。
每个社区的文化值不一样,寻找高度匹配的用户群,分析消费场景和习惯。围绕用户进行针对性链路设计,让用户低成本满足诉求,并激发用户互动的欲望,以此保持社区活性。消费场景分产品外(抖音)和产品内(网易云音乐)。
抖音,作为琐碎时间快消费的短视频社区,无论交互设计还是对内容处理的方式,都保证了短视频消费的效率和互动率,并且让用户对这种低消费成本、高效率的模式产生了依赖。培养了用户“懒惰式消费”“效仿式发布”的心智,且影响了整个短视频行业的消费模式。
网易云音乐,其独特的emo文化很适合做UGC社区。用户听歌产生的emo感稍瞬即逝,所以评论区作为最短路径、最低成本抒发情绪的地方,成为了用户emo的载体。但优质的评论不能只停留在评论区,其对社区的价值应该放大,若想突破此种用户习惯而不破坏此种平衡的场景。可以通过发布评论同步社区、丰富评论内容种类、改变传统评论定义(不改变链路)。
对用户来说增加了抒发方式,同好之间的互动方式。以音乐作为用户生产的源动力,连接社区和用户。很多app会分用户等级,根据等级进行定制化运营。
这里主要说的是一个产品80%是普通用户,20%是付费高产优质用户,但往往是这80%用户留住了20%的用户。平台间隔地给予普通用户正反馈,保证社区活力,同时也要保证用户“高低切换”、“新老接替”的流动性。
举例LOL高分段职业玩家10%,低分段玩家90%,但就是因为这90%的玩家存在,另外10%用户才会留在LOL,保护了LOL的市场价值。
社区价值体现在用户,帮助用户就是帮助自己。如何帮助用户低成本获取内容?
引导的定义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功能引导,操作引导等。这里主要说的是通过改变内容露出形式,引导用户改变消费习惯。
举个例子,某人去饭店吃饭,因为没有菜单不知道有啥菜,只能每次都点蛋炒饭,后来商家出了一张带有热度且图文并茂的菜单,食客会不会尝试其他菜?
汇总一些可以引导用户消费的方法:
促生产核心两个点:提高发布欲望、降低生产成本。
如何提高发布欲望:
降低生产成本:
特别说下这个二次创作,很多评论会引起用户的参与欲望,大多产品局限于评论评论,但一些产品开始尝试直接把评论变为内容。如云音乐把评论转为视频,抖音发布视频评论,这些都是二次创造的机会。产品需要发现社区用户互动欲望最高的内容,通过包装放大、改变它的价值。
丰富的方式来源于发现和改变。甚至用户的一个行为也可以包装为一个内容,比如a在直播间送了礼物给b,在社区中就可以用a的身份发布一个精美文案(平台提供)+礼物截图的帖子(要控制频次和准入标准)。不要局限于以往的经验,人机交互就会产生内容,它的包装方法有很多种。
丰富用户:不要局限于一个群体,出一个竞品,你可能就会一无所有。随着社区的发展,接纳更多的群体,碰撞才会产火花,如果世上只有一支足球队,那世界杯将毫无价值。
丰富内容:根据社区价值控制核心内容露出比例,适当露出其它品类内容,结合数据寻找突破口。如小红书从主打美妆的女性图文垂直社区,变为高质量多品类图文视频社区。循序渐进式的丰富品类和内容表现形式,且关注核心用户的动向。
玩法:增加玩法,如话题、互动、直播、群聊等,寻找爆点,抓住用户的可能就是你不以为意的小创意。
社区可以作为现实的映射,通过内容记录生活,通过互动建立关系,通过社区了解世界,了解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