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推广 / 产品设计 / B端设计|设计落地
B端设计|设计落地
发布时间:2022/07/08来源:我是产品

最近看到一些关于B端设计的一些作品集,引发了心里的一些对B端设计内容的想法,从B端设计的一些影响因素和和各位讨论下设计落地的观点。

首先对于B端设计而言,个人观点它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其一是对项目业务的了解;其二是B端设计是很商业行为(老话长谈);其三目前来看B端设计没那么高的视觉美观度;其四设计师个人能否接受不好看的设计页面。

B端设计还是需要落地的设计,落地影响要素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1. 多变的需求内容
  2. 功能流程多变
  3. 动态的数据信息
  4. 设计执行力

也很希望设计师能把自己的设计内容当成一个产品来看,不要极度完善美化它,溺爱终究不能茁壮成长,必然经过跌跌撞撞前行。

一、多变的需求内容

需求主体:需求主体来源是产品经理其次是市场部门再次是甲方客户(设计基本接触不到)。

一个成熟的需求必然是有一个成熟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来应对多变的需求诉求,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将产品需求(产品会将用户需求整理成产品需求的)转化为设计需求(设计将产品需求落地,整理成设计执行需要的需求),为己所用。

个人经历来看设计推进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个时期可能是重复否定的过程,否定的原因有设计侧、产品侧、开发侧,共同的原因是来自需求的变动,要重复调整设计内容,具体到页面的布局,以及考虑基本的优先级等等。

同时这个短板过程也是因为对项目了解不够深入,考虑不够周全,可能会有“怎么会有这个问题”、“原来可以这么个设计方式”等等此类疑问。由此不断丰富自己,完善内容过程。

这里更多是设计和产品的“博弈”,关于设计内容的“性价比”的讨论。产品经理要求的是短平快,1+1+1模式,而设计师容易陷入做细做深的死角0.5+0.5+0.5+0.5+0.5+0.5,完善中间步骤。比如说异常提示,警示提醒等,这就是放大了用户操作范围。而产品经理是直接控制操作范围,直接为目标服务。

二、功能流程多变

这里更多的是在提功能的操作方式、操作流程。多变的主体是对需求的理解不够,对甲方的需求没理解到位。因为操作对象是有专业技能的甲方B端用户,即便他们有着常规的操作方式。实际工作中经历多次功能操作的变化,变化的缘由是甲方觉得操作不顺手,但又不清楚如何做的明确方式。

产品与设计是站在两个不同角度对需求的理解,所以设计的提案可能会出现功能复杂,操作难度大,学习成本高等问题。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况下,设计需要坚持自己的价值吗?我给的答案是不需要,听从产品经理坚持的价值!不要杠。

产品经理对用户的理解会比设计高的。

三、动态的数据信息

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设计图,是静态,且数据信息是理想状态下的样例,不能作为唯一标准,标准应是动态变化的。数据变动大体会在以下几种情况常出现:

1)字段长度极值

即字段长度约束,常应用于表格表内的字段长度约束,考虑因素可能出现单个字段占领过多的可视区域。超出长度常采用隐藏展开方式。同样包括标题、段落摘要、按钮字段、选择器等内容。标签可能不在考虑范围,有些标签是比较专业性的词,短不了。

2)内容加载

表格加载,分批加载数据,以页码或是滑动鼠标梯次加载数据(查看更多文本作为标记),大片段落分批加载不常有。

3)表单输入

数据输入格式可能有文本、数值、金额、百分比等,类型变化,赋予相应的默认提示文本。

4)网络

文件上传(上传文件类型不同)常出现的断网、空数据、网络慢数据不完整、加载失败等。

四、执行力

快速且准确,明确展示需求信息,快速反馈产品需求的准确度,不要美化粉饰,一切添油加醋只会阻碍业务发展。草稿上即听即画,较快的将需求页面呈现出来,且能找到问题所在。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资讯推荐
热门最新
精品工具
全部评论(0)
剩余输入数量90/90
暂无任何评论,欢迎留下你的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讯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