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到场景化前,先讲一个小故事:
看上去这个阿姨貌似有些不近人情,看也看了,尝也尝了,而且还觉得甜,但竟然没有买。别急,继续看。
看到这儿,一定觉得这个阿姨还挺奇怪的。甜的不买,偏偏要买酸的。别急,再继续看。
这个故事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道理:如果没有深入到具体的场景中,就不存在真实的需求。买水果这个就是很简单的例子,作为一个下沉市场的老人来说,多半是没有吃水果的习惯的。
在这种情况下,购买水果本身就是一件必然发生在特定场景下的事情。是家人来了客人?还是家里有孙子孙女?抑或是上述的儿媳妇怀孕了想吃些酸的?这都是需要第一时间去判定的事情。判定清楚了,才能够对症下药。
那么,如何才能针对产品做具体化的场景搭建呢?其实最核心的就是搭建目标用户的故事。通过故事这一更容易理解且更形象化的事情,来挖掘其中的核心需求。
如何搭建目标用户的故事呢?很简单,如下图所示,就是核心的6个关键词:人—目标—具体的事情—抵制—反抗—后果。
基于上述所说,举一个例子:
场景可以让产品经理快速而准确的定位到问题所在,通过问题本身去思考更优的解决方案。
因此,产品经理要学会场景化的去思考。不仅如此,当产品经理拟定一个场景化的故事后,最好把这个场景化的故事演绎出来,在演绎的过程中一方面加强对于故事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更深的体验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解决方案有哪些。
比如下面这条场景化的故事,作为产品经理的你就可以将自己代入到这个故事里并进行一场全身心的演绎。演绎之后,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呢?
如何抓住产品核心需求(一):目标用户要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