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设计是围绕着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和行为,从而创造出用户的体验交互,如果用户感觉不错,体验就会好,反之亦然。
要做出一个用户喜欢的产品,就必须去了解用户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实际行为表现,当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你就可以做出一个在质量和用户体验方面更高的产品。
为此,我列出了一些很好用的日常心理学原则,大多数用户体验遵循围绕着这些基础原则展开设计。
你是否尝试过走捷径按时到达公司,鉴于我所在地区的拥堵,我还没有尝试过,但总是走熟悉的路线去工作,因为这会节省我在交通中的时间和精力。
最小付出的心理学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人们总是在寻找以最小代价完成任务的方法。用户总是想走捷径,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无用的加载动画、进度条、长段文案上。
需要注意的几点:
每次当你去买一支新笔时,你都会测试一下新笔是否顺畅,而握笔的那只手可能在最近20年都没有发生过改变。这就是人类的心理,我们倾向于做我们已经习惯的事情。
如果我们在接下来的5年里每天都在早餐中吃一些东西,可能会在余生我们都改变不了这个习惯,就像牛奶、鸡蛋似乎已经成为了大部分人的早餐选择。
永久性习惯的心理学指的是永不改变的习惯。
人们在做某个任务时,非常依赖他们的记忆和习惯。
当我们遇到新的事物时,我们总是在记忆中寻找习惯的解决方式,并试图用我们曾经尝试过的所有旧的方法来解决它,因为习惯接受大脑自动反馈的建议是所有生物的天性。
需要注意的几点:
我们是社会化的人,这是人类社会的法则。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我们会有朋友、家人、亲戚,我们喜欢交谈,喜欢成群结对的解决事情,即使是内向的人,在一些危机场景下也不希望孤立无援。
人们都希望成为社会中的人,而在产品中也要通过设计为用户实现这一目标。
我不是告诉你要做下一个微博,但正确的做法是将微博、公众号、微信群作为你的营销工具,用户会将你的产品作为他们引以为豪的东西来分享,这样其他人就会以模仿他们来感到时髦。
用户使用iPhone作为他们的地位象征,有些人喜欢在Facebook、Twitter上分享东西,以获得社会认可。包括点赞评论都是心理学。
需要注意的几点:
情绪是会传染的。如果一个你喜欢的人笑得很大声,你也会笑。如果一部制作非常精良的电影中有人在哭,你会感到悲伤。
这就是用户体验设计中可借鉴的人类心理学。
我们会下意识地被其他人的情绪和行为而感染,尤其是我们喜欢的人的情绪和行为。
用户体验设计师如何利用这一点呢?尝试对用户产生一些情感上的影响,试着去讲述一个让用户在情感上可能被你的产品所吸引的故事,一个方法是用视觉效果来产生情感,当前插图已经被被广泛使用来传达情感。
所有的人都需要一种身份感,一种归属感,一种对自己是谁的理解。他们相信所做的事情让他们变得独特和优秀。
他们收集各种能够证明他们自己能力的勋章,使他们相信自己确实有能力做伟大的事情,会让他们的身份认同感更强。
这也适用于品牌,人们喜欢将品牌与他们的身份联系起来,如果品牌符合他们的身份,他们就会成为品牌的粉丝,苹果用户在这方面是广为人知的,他们购买东西是因为他们可以将其与自己的个性联系起来,而苹果公司就可以从中获利。
需要注意的几点:
根据我观察人的经验,我发现漂亮的人和漂亮的东西总是比没有吸引力的人和东西更受喜爱和欢迎。比方说人们通过封面来判断书籍。
美丽 “的概念往往与 “昂贵”、”成功 “和 “高质量 “等词联系在一起。
利用美的心理,让用户被你的设计、应用、网站所吸引,用户会因为美感而成为你的粉丝。当然,我在另一篇文章强调过,美是有度的,不要上升到艺术层面。
需要注意的几点:
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错误会在人们的头脑中引发各种各样的情绪,主要是负面的情绪–从悲伤和焦虑到拖延和冷漠。
错误是反直觉的、不明确的或误导性的情景,它阻碍人们通过软件实现他们的目标。
如果人们在使用你的产品时遇到困难,那么他们可能会在未来流失掉,并很快购买你的竞争对手的产品。
需要注意的要点:
人们做他们关注的事情往往成功率会更高,无论它是坏是好,如果你想让他们购买你的服务和产品,那么让你的产品成为他们的焦点,尽量不要让他们分心。
通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是10到20分钟。过了这么短的时间,人们往往会失去注意力和集中力,被自己的想法或周围的事物分散注意力。
你必须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并尽可能长地保留它。
需要注意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