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调研方式包括:深度访谈、轮岗实习、调研问卷、焦点小组、数据分析、行业研究,这些调研方式,会看场景需求混合搭配使用。
最近团队在探索新的项目方向,本文分享一下在此次项目中,进行调研问卷时踩到的坑,算是契合建立本公众号(B端产品的避坑岁月)的初衷了。
先看一组数据:
数据来源:《企鹅有调 – 银发人群用网情况社会调查 – 网络适老化改造受众调研报告》。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教长辈使用手机的经验,如视频怎么发到抖音、怎么转红包、怎么进行实名认证……这些在普通青年人看来非常寻常的操作,对于老年人来说却困难重重。
下图👇 是在真实生活场景中,遇到过的长辈求助的问题。
这些痛点,就是产品机会,如:
上文的设想,产品成立的前提,接下来我们进入调研环节,快速验证我们从数据中分析出来的需求,是否为真实的用户需求。以及,这个痛点有多痛。
我将问卷调研对象分为两组:一组是低于40岁的人群,了解他们在辅导长辈使用手机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组是年龄高于40岁的人群,主要是50岁以上的银发族,了解他们在使用手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两组数据可交叉对比。
既然已经立项,应该有个名字,就叫【银发成长室】。记住,这是第一个坑… 然后快速选择了腾讯共享文档中的问卷调研功能,设计了问卷,这是第二个大坑……
先看看问卷的题目,内容包含:
坑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左图和右图,分别是通过二维码和微信链接分享后,用户第一眼看到的样式,并没有获取到足够有效的信息,导致打开率偏低。
发给老年用户的时候,能很明显感觉到对问卷本身缺乏信任,觉得是骗钱的、无聊的游戏、非法搜集信息,不愿意打开。
在文章的开头,我设想是以40岁作为年龄的分界点,进行问卷调研,最后数据交叉对比。但是在选择工具上出现了失误,问卷并不支持问题的逻辑跳转!
所以出现了下图中,题目阅读费劲的情况。
在搜集到了10来份问卷之后,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 40岁以下的用户填写的信息,明显有误差。于是赶紧停止问卷的搜集,转而寻找其他专业的问卷软件,降低用户填写信息的难度,提高数据搜集的准确性。
这个问题是在观察用户平均填写时间和填写时提出的问题发现的。
比如经常使用的手机软件,最开始一个软件作为一行,十几个软件,无法一屏展示。如下图,后续将相关的软件组合在一行,填写体验好了很多。
当问题的由浅到深设置,层层递进、相关信息聚合之后,8个问题,用户平均答题时长能控制在1分30秒。
这也是调研软件选择失误产生的问题。
腾讯共享文档中的调研问卷,仅支持表格的导出,不支持数据在线实时分析,更不用说组合筛选后,进行交叉分析。
如果当时继续用错误的工具搜集全部问卷,数据分析估计要花数小时的时间进行处理,违背了MVP、高效验证的原则。
下图👇 是换到问卷网之后,实时获取的数据分析结果。
踩了多个坑,我总结的调研问卷方法论如下,希望对你有用。
调研目标:
调研范围:
快速低成本试错,及时调整文案,激发用户兴趣点。
测试问卷时,用户提出的问题需引起警觉,及时调整话术,后续问卷打开率更高。
这是在 4 个小时内获取的有效问卷结果,花费了10 元左右的社群红包引导填写,算是比较低成本的达成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