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搜索资讯 / 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发布 密接和入境人员隔离时间由14+7改为7+3
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发布 密接和入境人员隔离时间由14+7改为7+3
发布时间:2022/07/05来源:ylzug

  昨日,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发布。与前面的版本相比,新版本变化很大,尤其是密接和入境人员隔离时间由14+7改为7+3,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等等。

  新版本为何会有这么多变化?这是防控趋缓的信号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进行了解读。

  6月28日,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为进一步指导各地科学精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特别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等特点的基础上,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组织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其中明确指出,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与第八版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包括:

  一、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

  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措施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4、7、14天核酸检测,采集鼻咽拭子,解除隔离前双采双检”调整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7天和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核酸检测,采集口咽拭子”,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要求双采双检。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核酸检测。

  二、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

  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低风险区指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要求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

  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指的是什么?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以前我们有两类风险区划定标准,一类是高、中、低风险地区划定标准,一类是封控区、管控区、防控区划定标准。第九版防控方案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了衔接对应,整合统一使用高中低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

  三、完善疫情监测要求

  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对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周2次。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

  四、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

  明确不同人口规模区域核酸检测方案,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综合疫情发生后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新版本意味着防控放松了吗?

  不是放松防控,而是为了更加科学精准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全文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方案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因时因势对疫情监测、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等进行了调整。

  “第九版防控方案是对防控工作的优化,决不是放松防控,目标是更加科学精准。”米锋强调。

  他谈到,28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召开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把该管住的坚决管住,该落实的坚决落实,该取消的坚决取消,不一致的措施限期清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派出工作组,对地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资讯推荐
热门最新
精品工具
全部评论(0)
剩余输入数量90/90
暂无任何评论,欢迎留下你的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讯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