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点定位
现在我们开始讲一样东西,就会提到定位了。
既然是人格化定位,那一定是适合自己平台最方便的和用户互动的思路和角度了。
其实按照最正常的思路来说,最常见的3种定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如下
当然,因为运营主体的性质不同,所以在不同账号类型上的定位会有所不同,这个要根据企业/媒体/个人的目的来出发。
因为初始的人格化定位会影响到后面一系列的内容输出/用户互动形式/个人朋友圈打造等一系列事项,所以需要慎重。
2. 整体定位
其实像现在很多公众号都不是单兵作战了,一定会打团队战。
可能他们会在不同的领域注册和运营不同的号,但这些号一定是聚焦在某类人群的不同属性上的。
比如说大家最喜欢举例子,毒舌家的有几个号
再比如像现在满世跑的十点读书的林少,他们所有矩阵号的主要目标讲究人文生活,分别从读书、电影、美妆等各种角度切入,每种形式之间来回切换和互推,主要向大家传递一种“美好生活方式”
咪蒙现在在矩阵这条的线路也是这样的思路。
这点在很多人布局做整体规划的时候都一定会缜密的思考。
1.内容上
A 文章内容
当一个号的内容上个人属性很强的时候,你一定能感觉那个写出来字的人是什么风格。
就像胡辛束贩卖的少女心一样,文章传递出来的都是少女的小心思;而电影毒sir给人的感觉就明显是个中年直男,说真话,不是为了骂而骂,有点热血;这两个号早就开始商业化运作了,但是团队呈现的整体风格还是保持一致的。
再比如说,你一定会有写公众号的朋友吧,如果是你熟悉和了解的朋友,你一定会觉得这个号带上了你朋友某个方面的影子吧。
所以整体内容上的调性一定是贴近人物设定的。一般大家都会根据自己的调性去进行内容创作的。
在创作前一定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B 留言和话题互动上
一个走心的公众号是一定会在评论区和话题区下功夫的。
因为这样会增强和用户的互动,也会激励你的用户去生产内容,也让你的用户参与感会提升,同时评论区的内容也能折射出你的用户调性和传递给别人的东西。
比如很多人都喜欢自嘲说“十年文案老司机不如网易评论区”,ugc的运营一向是网易的强项,这也是网易新闻和网易云音乐区别于同类型其他产品的一点原因。
想视觉志旗下新起的末那大叔这个号也非常重视留言区的运营,基本上90%的留言都会回复,可是说是非常走心了。
那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2、互动和服务上
其实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更多的自媒体 是选择做用户的朋友,达到陪伴的效果。
一般大家都会通过个人号+朋友圈去实现精细化运营。
A 个人号和朋友圈是一体的
个人号可以沉淀公众号的粉丝,也能接受和反馈到用户的信息,同期也能在朋友圈形成二次传播,朋友圈也是一个个体形象的展示。
很多个人特色明显的号旗下有许多个人号,比如像我走路带风、末那大叔等【据说“末那大叔”有20个私人微信,每个号5000人,每天精心维护。一条朋友圈照片上千点赞,来自新榜】
用心维护你的用户,你更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B 社群
社群的本质是链接。所以你运营的号的属性也会映射到你想要运营的这群人身上。
这点可参考社群/用户运营。用户运营:是什么?从哪来?到哪去? – 简书
3.要注意的几点
放在最后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