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的 Page Cache 和 MySQL 的 Buffer Pool 的大小是有限的,并不能无限的缓存数据,对于一些频繁访问的数据我们希望可以一直留在内存中,而一些很少访问的数据希望可以在某些时机可以淘汰掉,从而保证内存不会因为满了而导致无法再缓存新的数据,同时还能保证常用数据留在内存中。
在 Postgres 和 SQLite 出现以前,MySQL 一直是比较领先的关系型数据库。Stack Overflow 在 2021 年发布的面向开发者的调查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50.18% 的受访者(73317 人)表示正在广泛使用MySQL,且计划接下来继续在工作中使用 MySQL。
TinyDB 是一个纯 Python 编写的轻量级数据库,一共只有1800行代码,没有外部依赖项。
数据库管理是后端开发最重要的方面之一。适当优化的数据库可以帮助减少响应时间,从而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这是一款非常好用的IDEA插件,不仅提示全面,而且自带了图形化的代码生成器,能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
1. 检查mysql服务是否启动,如果启动,关闭mysql服务
运行命令:ps -ef | grep -i mysql如果开着就运行关闭的命令:service mysqld stop2.修改mysql的配置文件my.conf
一般在/etc
目录1.简介2.配置MySQL Router2.1 安装MySQL Router2.2 启动并测试MySQL Router3.MySQL Router的配置文件解释1.DEFAULT片段的配置。2.logger片段的配置。3.rou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