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数据库有共享存储的影子,例如Aurora是基于读写分离模式,它之所以在分布式方向实现弯道超车,是因为其核心部分是分布式共享存储技术,在云原生数据库中,原来看起来“土味的”共享存储模式其实玩出了新的花样。
在优化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特别影响性能的东西:info 日志,还是使用 41w行、25列、45.5m 数据,在 开始-数据读取完毕 之间每 1000 行打印一条 info 日志,缓存校验数据-校验完毕 之间每行打印 3+ 条 info 日志,日志框架使用 Slf4j 。打印并持久化到磁盘。
MySQL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的是分层结构,本文中将简单介绍MySQL数据库的内部架构。
python使用MySQL主要有两个模块,pymysql(MySQLdb)和SQLAchemy。
当使用 WITH MOVE 选项时,您需要确保用于 SQL Server 引擎的帐户有权在您指定的文件夹中创建这些文件。
通过本文内容,我们可以了解 Mysql 数据库的主从同步,如果你的目标仅是数据库的高并发,那么可以先从 SQL 优化,索引以及 Redis 缓存数据等这些方面来考虑优化,然后再考虑是否采用主从架构的方式。
本文主要介绍了MySQL 的prepare使用中的bug解析过程 ,分为以下几点,一起来看看吧。
这篇文章,我们来聊一下对于一个支撑日活百万用户的高并系统,他的数据库架构应该如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