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还没登陆资本市场,但也切实感受到了这波资本热浪。这段时间接待了几拨一级市场的投资人,多家券商也对我们进行了线上线下的调研。国内一家知名人形机器人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最近有点忙。虽然忙,但心情是愉悦的。马斯克、雷军相继宣布布局,二级市场相关概念股持续走高,让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赛道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作为前沿行业的探索者,人形机器人企业迫切希望一些同行加入,尤其是头部的科技公司。多功能的机器人,也就是人形机器人会是最终的目标。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创新发展处处长、深圳市
提高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与开放产业链,是国产机器人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由于俄乌冲突、疫情等国内外形势,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 8月18日-21日,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在本届大会上,多家工业机器人企业对界面新闻表示,由于俄乌冲突、疫情等原因,公司供应链受阻,间接驱动了零部件国产化的进程。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SZ.300024,下称新松)技术总监张雷对界面新闻表示,今年上半年,包括新松在内的行业公司无法拿到足够供货部件,难以确保交货,影响签单和生产过程
素士IPO|素士上市:小米素士科技致力于打造个护时尚新国货品牌近年来, 千禧一代 (1981-1994 年出生)、Z 世代 (19952009 年出生)等年轻消费者以及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断提升,逐渐成为个护小家电产品的主力消费人群,根据 2019 年上半年的阿里数据,女性消费者占小家电线上消费的比重超过 60%,对新兴品牌和趋势品类的热衷度高于男性,为高品质产品、优秀消费体验支付高价格的意愿更强。女性消费者对体验、颜值方面需求的延伸和常态化,使得机身小巧轻便、做工精致以及使用时间灵活的个护小家电受到青
2022世界机器人博览会机器人+应急与安全区域展示的一款耐高温消防灭火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2022世界机器人博览会机器人+制造区域展示的一款新能源电池盒生产线。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2022世界机器人博览会机器人+农业区域展示的一款智能采摘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2022世界机器人博览会机器人+物流展区的3D分拣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任 超摄2022世界机器人博览会机器人+医疗展区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任 超摄8月18日,上午10点,北京大兴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一处1000平方米的舞台边上
近年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和社会治理融合发展,正在推动人类逐渐走向智能社会。刚刚闭幕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更是集结了世界顶尖企业的最新科技成果,为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而建设制造强国、健康中国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力量。《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74亿美元,将为全球贡献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为智能社会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新动力。一方面,机器人具有劳动节约
人形机器人被认为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杰表示,纵观人形机器人多年的发展,一直以来走的是一条技术驱动的路线,从最早的支持人形机器人下行移动到全身可以表演一些动作,再到阿特拉斯可以表演出高难度的动作。但马斯克则将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将机器人应用于家庭服务场景,这种商业驱动将促使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 赵杰表示,擎天柱人形机器人之所以能引起业内高度关注,很大程度是因为它将对全球机器人产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以及它未来
8月21日,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闭幕。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赵明国在大会期间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最近十年高速发展,对国外顶尖水平追赶速度很快,在某些领域如无人机已经实现了引领,但再往前就面临选择困难,需要创新思维。此外,中国新发展的机器人行业(如服务机器人)往往需要自研减速器、电机,还要负责服务端的应用开发,使得产业链很长,这带来了效率不高的问题,整体上没有形成良好稳定的商业模式,这一格局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变。 中国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部分领域已经顶尖但
夜幕降临,一座伸手不见五指的工厂,却传来了金属板与机床咔哒咔哒的按压声。暗色中,只有设备状态指示灯、品质检验灯以及自动行进的AGV小车激光发射器在泛着微光,整个上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都处于黑灯状态。 8月22日,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下称智博会)在重庆开幕,本届智博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与交大智邦联合打造的黑灯工厂也正式亮相。 无需人工操作,把生产完全交给机器,这就是上海交大重研院和交大智邦在上海临港建成的国内汽车动力总成制造领域首个黑灯工厂。 据介绍,这座工厂涵盖了机械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