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采摘机器人 精准除草机 喷洒无人机 【科技创新世界潮】 美国《连线》杂志网站近日报道,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人口增长带来的迫切需求、常规农业的经济现实以及技术进步,这三大因素叠加,现在正是机器人等颠覆性技术在农业领域大显身手之时。 全球机器人中心HowToRobot.com也在报道中指出,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欧洲国家已经开始采用机器人技术来应对农民在农业生产领域面临的挑战。 自动精密播种机器人 播种是耕作的基本过程。根据传统,农民用手撒种子;现代机械出现后,农
从现阶段而言,人工智能要发展到和人类思维平起平坐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旦机器人能够量产,对人类工作和生活的提升和改进是显而易见的。专业人士认为,只要机器人的价格足够便宜,大量体力劳动的岗位有可能就此被替代。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的三款人形机器人Asimo、HPR-4、NAO均来自日本企业。就拿ASIMO来说,他是本田(HONDA)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研制的仿生机器人,也是全球最早具备人类双足行走能力的人型机器人。由本田公司提供的最新版的ASIMO,除了具备各种复杂的行走功能与人类肢体动作外,更具备了人工智能AI,可
柴天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兼审核委员会委员,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家。现任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柴天佑长期从事复杂工业过程控制、优化和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研究。建立了生产全流程多目标动态优化决策与控制一体化理论与方法;主持研发了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系统、重大耗能设备智能运行反馈控制技术及系统、生产全流程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及系统和综合自动化系统,并成功应用于流程工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可谓是当今的研究热点。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工智能技术也是专利申请的保护热点。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往往与算法等抽象规则和通用方法紧密关联,此类专利申请是否属于专利保护客体一直是业内十分关注的问题。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紧密联系,主要依赖计算机来执行,但人工智能中涉及算法等抽象规则和通用方法的处理方案,往往利用最基础简单的计算机架构(如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计算机)即可执行涉及算法等抽象规则和通用方法的处理方案,因此,从保护范围最大化的角度,没有必要
近日,有媒体走进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企业迪派生物,采访了公司创始人金剑,揭示了企业创业背后的故事,以及企业将人工智能运用到生物医药领域进行产品研发的过程。 背景介绍 上海迪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构建、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医疗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组织修复与再生领域,开发出一系列创面修复产品。目前公司基于自有的飞秒激光三维光刻、超临界二氧化碳高内相乳液、超高分辨率病理组织三维重建等高端技术开展了以高仿生真皮支架、通孔敷料、皮肤组织数据库、智能化创面牵张
在游戏、专业设计等消费级图形应用中,随着显示分辨率增长,图形精细度提高,对于计算机图形计算单元(GPU)的计算能力需求正在高速增长,如何应对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图形技术公司的研究课题。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缓解这一矛盾,成为主要图形领域相关公司的主流方向。自2019年起,英伟达推出名为DLSS(深度学习超级采样)技术,利用深度学习将较低分辨率的图像缩放为更高分辨率的图像,以便在更高分辨率的计算机显示器上显示。随后,微软、英特尔、联发科等公司纷纷推进,人工智能在消费级图形技术领域,尤其是游戏用途中,得
7月11日下午,中国(绵阳)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对外发布了由绵阳本土企业联合国内知名机构研发生产的微器件装配检测一体化机器人产品,该产品精度高,兼容性强,还可实现多器件并行协调装配,适用于复杂微器件制造。 线上发布会 据了解,微器件在国防、航空、航天、信息、生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类器件具有三维复杂结构、高精度、不规则、易变形、多品种等特征,其制造已难以单纯的依靠加工方式完成,需要通过具有微米级精度的装配及检测精度来保证其优越性能。 针对复杂微器件制造的微装配机器人技术,已成重点发
参展客户在库卡机器人展台前体验最新的柔性机器人和人机协作技术。本报记者李强摄 按下按钮,机器人取下杯子清洗干净,按照配方程序依次加入冰块、酒、饮料、香料,只需一分多钟,一杯鸡尾酒就递送到观众面前在近日闭幕的2022年慕尼黑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博览会(简称慕尼黑机器人展)上,记者亲历了这一幕。 慕尼黑机器人展每两年举办一次,聚集全球机器人产业及相关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最新的技术、设备及产品。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570多家展商,包括ABB、库卡、发那科、安川电机等在内的全球机器人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