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在联想开放日活动中,联想与ATL、京东方和商汤科技等多家合作伙伴对外分享了与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与设备的最新应用。 在会上,联想笔记本研发中心的研发总监、联想首席工程师莫志坚向界面新闻等媒体介绍了联想超智能电脑的研发思路与进展。 在联想的战略中,将人工智能技术与PC设备相结合,让设备具有自然语音理解和处理能力,像人一样听说读写和感知外界环境,这种新型交互设备就是超智能电脑的雏形。 在此前一年时间里,莫志坚都在带领团队进行超智能电脑的开发,已经取得不少业界领先的成绩。 在他看来,超智能电脑的
新一代人工智能迎来新的支持政策。8月15日,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智能教育、智能诊疗、自动驾驶等颇受关注的领域均在支持范围内。(详细新闻《我国公布新一代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 新一代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一起来看 8月1日,在深圳前海,小马智行自动驾驶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梁旭摄(新华社) 这次发布的十大场景涵盖了方方面面,会影响相关就业吗? 不必过于担忧对就业的影响。首先,我国人工智能遵循的首要基本伦理规范是增进人类福祉,目的是改善民生,增强获得感
当前,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和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算力底座不断夯实。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心城市沈阳,超大规模算力集群开始落子布局,一个集聚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助推沈阳乃至东北地区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北方算谷显露雏形。 东北首个上线运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8月9日,北方算谷启幕暨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并网仪式举行。作为东北地区接入中国算力网的首个节点,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通过中国算力网联通全国算力企业和计算中心,成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的重要节点。与此同时,沈阳昇腾人工智能
8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表示,纯粹靠数据学习生成的人工智能不可解释,处于不可控状态,为了避免危险,需要发展安全、可靠、可信的智能机器人。此外,张钹对机器人的伦理行为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让机器人完全遵守道德规范和机器人的智能化存在矛盾,需要通过研究新的伦理分析工具等方式解决该问题。 要把知识加到数据驱动中 目前机器是人的奴隶,我们叫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但是我们希望进一步发展智能机器人,这就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即机器人会不会成为
极客网人工智能8月22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这主要归功于人工处理的数据。 人工智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工作的方式。甚至,人工智能通过增强人类的能力产生更大的影响。《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研究发现,机器和人类之间的互动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绩效。 人机之间的成功协作可以增强彼此的优势,其中包括团队合作、领导力、创造力、速度、可扩展性和定量能力。 人类如何与机器协作? 为了机器与人类之间的成功协作,人类需要发挥三个关键作用: 训练机器执行特定任务。 解释这些任务的结果
8月21日,在第二届武汉应博会展会现场,一款长为1.6米、宽1.4米、高1.3米的红色机器人非常吸引人眼球,它就是来自中船应急的智能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 它采用锂电池动力,由机器人本体、消防水炮、侦察系统、导航系统组成,主要用于各种领域的灭火救援、危险火灾的侦察及数据采集等,尤其适用于石化、燃气等易爆环境,可替代消防人员进入危险灾害事故现场进行作业,有效防止意外伤害,满足新形势下的消防实战需求。该装备可实现远程灭火、图像采集、智能巡航、一键返程、自动寻火、自动喷淋降温、无线通讯等功能。机器人整机
美国科幻巨匠阿西莫夫向往的未来世界,是以人类为代表的碳文明及以机器人为代表的硅文明和谐共存,他所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已跳出科幻小说,具有了现实意义。 很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专家将机器人三定律认定为未来机器人的安全准则,由此展开关于人与机器关系的大讨论,并就人机共融的世界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判。 在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任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龚克主持下,三位院士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领航峰会上,围绕机器人的发展方向、路径及挑战展开了对话。 通用型机器人必要性不大 如中国科学
据中怡康中国零售数据监测显示,2021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08亿元,同比增长22.2%,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在Z经济的影响下,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迎来了高速增长。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只有硬实力才有坚实的根基,才能更牢固地屹立于飞速变化的市场浪潮之上。扫地机器人作为一款高科技产品,坚实的根基源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与底层的技术积累。INXNI 以内,由中国扫地机器的行业龙头企业银星智能所孵化,并承载银星智能500强供应链和智造工厂,凭借行业领先的硬实力,在行业中快速脱颖而出。硬实力不仅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