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工业搬运机器人公司「海豚之星」于近期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由梧桐树资本独家投资。势能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研发和营销投入,以及自有产线建设。 海豚之星提供的产品面向搬运(转运对接)、仓储(堆垛装卸)、配送和清洁场景。主要提供两个系列,分别是单次搬运重量不超过2吨的M系列,承载托盘等载具;和不超过5吨的A系列,承载料筐、料车等载具。 工业搬运机器人是近年持续火热的赛道,大额融资频发。随着资本进入和疫情以来我国制造业承接全球产能的扩产需求,导航搬运机器人已成
按照通常的认知,人类设计了机器人,自然是人类控制机器人。但最新的研究提供了不一样的看法。 7月13日消息,近日,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他们发现,当人类操控自主机器人的时候,机器人却正在利用人性反过来操纵着人类。这种说法很有新意,但作何解释? 相关研究(图源微博) 日本研究人员解释称,当人只控制半自主机器人身体的一部分时,他会受到机器人所表达的态度的影响。 为了探究半自主机器人是否会对人类产生影响,研究人员首先探究了操作员在控制机器人时,身体的动作姿
浙江在线7月14日讯(记者朱浙萍共享联盟金华电力工作站楼诗旭李雨臻)手机点点,充电桩就会自动来找你!日前,在金华市金东区吉成小微园区停车位附近,国网金华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调试一台移动式新型智能充电机器人。 这台机器人名叫小光,由国网金华供电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目前正在开展试点应用。 国网金华供电公司创新研发团队成员何前晓告诉记者,在停车场等场景,车主只要在手机端APP或小程序输入车位号后,小光就会听从召唤,根据预先规划好的路线自主行驶至指定位置,充完电后又可以像扫地机器人一样认得回家的路。从人
Tesla Bot的到来或将开启AI新纪元。撰文 |shanshan日前,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人形机器人Tesla Bot Optimus(擎天柱)原型机即将现身9月30日的特斯拉人工智能(AI)日,并且暗示这次的特斯拉AI日将是令人震撼的。Tesla Bot的发布更多展现出特斯拉已经成为了一家由自研芯片+自研算法驱动的人工智能公司。01 擎天柱即将发布在2021年的Tesla AI Day上,马斯克公布了人形机器人Tesla Bot(Optimus)的概念。近期,马斯克又将原计划8月19日举办的特斯拉A
从现阶段而言,人工智能要发展到和人类思维平起平坐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旦机器人能够量产,对人类工作和生活的提升和改进是显而易见的。专业人士认为,只要机器人的价格足够便宜,大量体力劳动的岗位有可能就此被替代。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的三款人形机器人Asimo、HPR-4、NAO均来自日本企业。就拿ASIMO来说,他是本田(HONDA)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研制的仿生机器人,也是全球最早具备人类双足行走能力的人型机器人。由本田公司提供的最新版的ASIMO,除了具备各种复杂的行走功能与人类肢体动作外,更具备了人工智能AI,可
去年9月,小鹏汽车推出的一款智能机器马产品在互联网上爆火,引起广泛关注。 据悉,这款智能机器马产品在动力模组、运动控制、智能驾驶、智能交互等方面均实现了对以往四足机器人的技术突破,是全球首款可骑乘智能机器马。 实际上,该产品由小鹏汽车的生态企业小鹏鹏行打造。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最早进入足式机器人领域的团队之一。 近日,小鹏鹏行传出新动作,宣布完成A轮融资签约,该轮融资超1亿美元。融资领投方为IDG资本,小鹏汽车等股东跟投。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近两年中国最大单笔仿生机器人融资。 小鹏鹏行
不需要自行拆拭子、拧试管,只需按照语音提示张嘴对位,等待22秒,便可完成一次核酸采样近日,上海大学依托上海科教资源,充分发挥机械、控制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机械工程国家一流学科优势,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全自动核酸采样机器人,这也是上海高校独立自主研发成功的第一台全程无接触、高度智能化的核酸采样机器人。全自动、无接触最快22秒完成核酸采样全自动核酸采样机器人比较方便,不需要工作人员扫核酸码,也不需要使用咬口器,速度快,也卫生。刚刚试用过自动化核酸采样的上海大学学生周同学告诉记者。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
又到一年录取季,今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制作录取通知书用上了由学生研发的智能绘画(写字)机器人杭小电。它为每位新生绘制了一张带有其人像素描的录取通知书。目前,第一批400余份录取通知书已整装待发。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相片通过风格迁移的人工智能算法,将信息通过云端协同系统向机器人发出指令。机器人会手持水笔,一笔一划完成人像的绘制。杭小电绘制一份录取通知书,耗时不到2分钟。研发团队成员、该校计算机学院学生周景林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该智能机器人由杭电计算机学院副教授高飞带领学生团队研发,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