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1. 只在备份机执行,远程的服务器只需要允许备份机用root通过密钥登录;2. 在备份机上配置需要备份哪些服务器,在NEED_BACKUP_SERVERS这个数组增减;3. 在备份机上配置需要备份服务器上哪些文件,在NEED_BACK
第一思路,用iptables把外网ssh的包DROP掉;第二思路,用tcpwrapper把sshd的allow写死;第三思路,修改sshd_config,只监听内网请求。
由于一些说不清楚的原因,iptables的办法没法用;而tcpwra
环境:本地主机:ha01eth0: 192.168.1.100 //对外IP地址
远程主机:ha02eth0: 192.168.1.200 //对外IP地址
本地主机ha01配置:
[root@ha01 /]# cd /etc/ssh[ro
ini文件格式一般都是由节、键、值三部分组成
格式:
[第一节 ]
第一个键 = 值
第二个键 = 第二个值
[第二节 ]
第一个键 = val1,val2,val3
例子:[COM]KINGGOO = gimoo.net其实这个作用没那么
过程都写成脚本了,原理都写在注释里,大家懂的。一键操作就是sudo bash xxx.sh#!/bin/bash#cd到临时目录创建配置文件cd /tmp(cat <<EOF<Directory /home/hursing/mylimite
ini DEMO[TESTFTP]
host=127.0.0.1
name=my
pass=mylove
type=ftp
[TESTSSH]
host=127.0.0.1
name=my
pass=mylove
type=ssh
[END
如果管理的站点和服务器较多的情况下,每次修改配置文件都相当痛苦。因而想到了用shell脚本来批量生成配置文件和配置数据。下面这个脚本是为了批量生成nagios监控配置文件的一个shell脚本程序。其原理是事先定义一个shell脚本模板,然后
今天在这里讨论Linux系统中一个非常滑稽的系统配置失误,就是sudo,为什么说是滑稽的配置呢,就是因为如果配置不当的话,普通用户非常容易就可以提权到root用户,而且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系统管理员自己以为已经做好了权限管理,其实如果配置不当